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 第一百三十九节、心灵之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就是唐山抗震纪念碑,碑座高+),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碑柱组成……”

    站在广场上,一个政府派来的工作人员正表情严肃的向我们讲解着,而我则仰望这直插云霄的,4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碑柱,仿佛四只巨大的手指伸向苍穹,一种想放声大哭的冲动瞬间溢满了整个胸膛。

    这里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这里给我我这两辈子打上了永远都抹不掉的印记,这里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家乡。

    上辈子对这里的记忆充满了儿时的欢笑,我和父亲走过一条条整齐的街道,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我从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知道父亲将姐姐留在了家里只带我一个人出来玩耍,每次父亲都会带我来到纪念碑前静静的坐上几分钟,当时的我当然不可能知道这其中的含义,所以我对唐山的记忆永远是充满欢乐的,还有每次带回家做礼物的甜腻腻的麻糖……

    今天,当一切秘密都已经了然于胸的我再次站到这个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我发现自己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虽然父亲总是不厌其烦的向我描绘着那场灾难,虽然他总是在我的面前称赞着这里的人民有多么的坚强不屈,虽然他总是想方设法的让我了解到新唐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现在我才明白父亲当初的那些无法理解的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8226;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这个长相斯文,看上去年纪也就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那样一丝不芶的向我们讲解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你经历过吧?”我打断了他的讲解,看着眼前这个还有些稚嫩的脸。

    他可能早就知道我会有此一问。所以脸上并没有多少吃惊的表情:“是地,我的家人在那场灾难中全部遇难,只有我一个人活了下来!”

    他语气平静的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在我们复杂的眼神中他缓缓的说起了当时的景象:“我记得当时的天气很热,隔壁的大黄狗整个晚上都在不停地狂吠,吵得街坊四邻都不停地咒骂,可是任凭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它都没有一丝停下的意思。现在我们才知道,它是向我们报警……当我发现自己被埋在瓦砾之中的时候,趴在我地身上替我挡住了致命一击的母亲早已气绝多时……”

    在整个唐山。像他这样的孤儿实在是太多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本来我的命运就是在孤儿院中长大。直到成年的时候由政府为我安排一个工作岗位。可是我遇上了母亲,我地命运也由此开始转折。

    唐山政府曾经要求召回那些寄居在他乡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在家乡生活的很好。按理说我也是被召回的行列之一,不知道老爸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才留下了我地抚养权。也许是看在他们“同朝为官”的情面上,也许是我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亲人,也许是父母打动了政府的领导,让他们觉得我生活在那个家庭中比回来更好,我只知道自己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成*人。

    “唐山乃冀东工业重镇,不幸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东经一百一十八度十一分。北纬三十九度三十八分,震级七点八级,震中烈度十一度,震源深度十一公里。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虚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随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说完自己的故事,这个临时客串的导游再次念起了刻在花岗岩上碑文,从他流利的吐字中,我觉得他一定是经常来到这里,并且多次地进行朗读:“……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

    教育后世子孙。特制此文,以永志。”

    我们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