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商品时代里的浮华功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了自己的身价及知名度。要知道“名人效益”可是一个香饽饽哦!更何况此人是律师,自己为自己“讨公道”有何嫌话可说?

    呜呼!上述两例只不过是个人为求功名而设的妙计,纯属个人行为;大不了也只是一个人道德的沦丧,造成了社会上媚俗跟风的浪潮,不过这浪潮很快会退去的。这是中国文化的外伤,早惕早治及可愈合!但比这更顽固的内伤则没有那么简单了。那是整个文化的灾难,整个社会的腐化!

    君不见最近走红的一些歌手么?什么西域情王,什么网络情圣等等,几乎都是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来,以野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看!多了不起!值几斤几两?他们心知肚明。荣耀的光环早就淹没了仅存的那点文化信仰、艺术天性。他们或许有点“真功夫”换句话说,是现在才被发现。但发现了就不等于发现了稀世珍宝。自己何必耍酷呢?撰什么辛酸史,谈什么专业技巧?传媒何必去跟风吹捧,把之渲染得神乎其神?要知道巍巍中华,有多少真才实料的人被无情地埋没了!是这些出了风头的人亲手埋葬了他们,夺去了他们应有的平等机会!君不见那些歌怎么火一下子就冰冷了呢?因为这些作品只是跟时尚尾巴,追时尚衣裳——粗制滥造的东西,完全媚俗低流,怎能成为经典?但其作者却理直气壮地叫嚣:这是趋势所在嘛!我看是浮夸风!真正有实力的歌手,他们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心目中烙上印记,会影响整个时代。因为他们的人与其作品具有真正的灵魂、精神与感染力,所以才能号召人、感动人!而现在这些歌手都打着时尚、青春、国际的旗号,胡唱一阵,乱弹一回!他们靠着公司的“栽培”、传媒的“抬举”偶尔自己还制造一点绯闻来,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说白了,就象一只山鼠贪得无厌:靠着一只鸡来生蛋,再孵鸡再生蛋!这样行吗?能长久吗?这在欺骗观众的眼球,在讨好传媒!可悲啊!这一代年轻人就这样沉沦了。而那些作为“导师”的传媒该不该负责任呢?我说是助纣为虐的郐子手,是帮凶!应该与杀人者一同送上刑台斩首!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昔日的经典不复存在,剩下一大堆垃圾填满了每个人的大脑。谁来承受这样的痛苦?当然是观众买单喽!

    歌手且不再谈,文化的正统者文学界也一样鱼龙混杂,商品味特浓。最近捧了几个“80年代后”的少年作家。要知道80年后出生的人有万万千千,这几个能代表什么?况且他们那点水平,写了一点现代网络式的作品,出版了一两本不痛不痒的书就给之戴上了什么少年作家的高帽子,真是可笑!他们戴上高帽子就四处招摇撞骗:开什么发布会,出席什么慈善活动等等。就那点儿份量的话,中国岂不是出了万万千千个鲁迅?这当中既有一些公司为打招牌,搬弄是非,践踏文化;也有些人为图功名而把自己那一点真金变成商品化的“老人头”、“红太阳”难怪一些杂志上、报刊上,编辑选文章,都是“名人”的大作:什么协会会员、矛盾奖获得者、著名诗人等等。管他们写出的是精品还是糟铂,总比“小人物”亮吧?真正有刀锋剑气的年轻一代则被无情地拒之门外了!文章投上千百回也只有石沉大海了。慢慢的,他们的自信便被吞灭,他们也转行了!长此以往,中国文学还有辉煌可言吗?有才的人都弃文从武啦!

    商品文化里的功名如毒瘤,深藏在国人的体内,国人为何不警惕呀?说不清这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了,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所积淀的泱泱煌煌的文化将如长江之水东逝去,不复返也!

    国人,同胞们请清醒吧!有志者勇敢地站起来吧!为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筑起一道坚如钢铁的保护墙。让那些贪婪可耻的敌人——商品化的文化垃圾:“功名”滚远一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