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7、12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店里一楼没人, 苏绾抬头往上瞄了眼,隐约看到赵珩的背影,唇角不自觉上扬加快脚步上楼。

    赵珩听到脚步声回头,不等她靠近便迎上去, 一言不发地将她揽入怀中抱住,颤抖亲吻她的头顶。

    她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他日日早睡却不曾再入梦, 甚至没梦到过她。

    那个梦境像是真的彻底消失了。

    每天他都在盼着她平安归来, 生怕宋临川做出过激之事, 将她劫去东蜀。

    他抱得用力,苏绾被闷得几乎要喘不上气来,心底却软得一塌糊涂。

    这些日子,她也很想他。

    还以为回来也见不着, 没想到他这么快找来。

    许久, 苏绾唇角弯起浅浅的弧度, 推开他,缓缓仰起脸看他, 眼神清亮, “松手,被人看到不好。”

    这一个多月他似乎也很辛苦, 眼看着瘦了许多, 也更好看了。

    “瘦了。”赵珩垂眸,眼底满是缱绻,嗓音隐隐有些发哑, “可是路上辛苦?”

    老贾过了安阳便提前入京,告诉自己她平安归来的消息。他等不及想要见她,丢下未处理完的政务直接出宫。

    “还行,去的时候有点赶,辛苦一些。回来这一路都是慢慢走,不算辛苦。”苏绾扭头走开,坐到书桌后方抬头看他,“朝中如何?”

    “陆常林升任户部尚书,下月履职,柳尚书封了右相。”赵珩的神色缓和下来,过去坐下。“你觉得如何?”

    谢丞相和崔尚书等人都比较清正,但涉及自身利益,同样会推诿。原来还有韩丞相和太师互相掣肘,如今只剩他们独大。

    “柳尚书封右相也还行,但工部尚书你得安排懂这方面的人接任,不要只会动嘴皮子的文官,修桥铺路不懂的人去管,会出大问题。”苏绾神色严肃,“陆常林管户部没什么问题。”

    户部主管财政,陆常林算是他的嫡系亲信,为人聪明又忠心用着也比较放心。

    陆常林这次算是火箭升迁了,从禹州知府到同安巡抚还没几个月,直接空降户部尚书。

    “兵部尚书由原来的侍郎升任,空缺的兵部侍郎还未选出合适的人选,工部尚书一职也空缺。”赵珩唇角微扬,“修桥铺路兴修水渠,我倒是有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柳尚书得知禹州的水渠也是她建议秋收后修,直言可举荐她先到工部任职,过后升任。

    “别打我的主意,对了我有件东西给你。”苏绾站起来,转头去书架上拿了一张图纸,回到书桌后坐下,“这是我在回来的路上画的,从汴京到安宣府这一路的新路线图。”

    北境驻军目前看是够了,若是再出事,不管是赤虎军还是其他援军,要要支援都不容易。

    粮草和军饷运送也很难及时送到。

    去的时候宋临川赶时间,凡是能抄近道的地方都抄近道走,回来走的全是官道加上带了棉花,速度才特别慢。

    不说修到现世高速的水准,起码要缩短各个驻军营地的距离。南境的官道如果是按照她在梦里规划的那样修,援军行进的速度能比北境快上三天。

    真打起来,快一天赢的把握就增大几分,何况是三天。

    “我回头找工部论证。”赵珩仔细收起图纸,又心疼又感动。

    去的路上没闲着,回来的路上也没闲着,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帮他。

    苏绾扬了扬眉,拎起茶壶倒茶,习惯性拿了一块糖递过去,“我和安宣府的知府张奉如签了契约,开春后还得去一趟。”

    “嗯。”赵珩接过她递来的糖,剥开丢入口中,眼中浮起笑意。

    她在北境做的事老贾都说了,张奉如的信也送到了汴京,还在信里夸了她一通,未有半点抢功的意思。

    张奉如还建议,日后北境种出来的各种农作物,能卖钱的都交给她安排。

    跟当初贺清尘写给自己的信一样,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她的欣赏和佩服。自己何其有幸,能认识她,还得她如此维护。

    “你来找我可是有事?”苏绾喝了口热茶,脸颊升上热气,“我这边还得卸货。”

    汴京还没下雪,但是气温已经降得很低。去的时候穿一层薄的棉衣,回来披着斗篷还觉得冷。

    “痨病病毒的来源查到了,已经处理干净。”赵珩垂眸看她,口中的糖化开,甜丝丝的味道蔓延开去,心里也跟着甜起来,“还有件事。”

    苏绾略诧异,“嗯,你说。”

    竟然找到了传染源,他说的处理是把人隔离起来,还是全……杀了?

    “我打算在太医院增设相应的职位,管理国中的官办医馆、医学堂、草药种植等各项事物。”赵珩将她的表情收进眼底,略无奈,“染病的人是南诏国过来的,三五个人,因口音不同未能入境。”

    “那跟他们接触过的人多吗?”苏绾还是觉得残忍。

    明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然而碍于目前的医疗水准有限,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青霉素治不了痨病。

    她对化学和医术一无所知,根本不可能提取到能够治疗痨病的药物。

    青霉素都不能提取。

    出发去北境之前,贺清尘用来治疗外伤的药汁,最多是含有青霉素的原液。

    这个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才能得到浓度合适的原液,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病。

    “没有接触到北梁的百姓,他们在南诏也被驱逐了,平日里就靠卖病毒换点吃的。”赵珩说完,见她神色缓和下来,唇角扬了扬,“我的问题还没回答。”

    “可以增设,这些职位也要用懂得医术的人管。”苏绾又喝了口茶,负责卸货的师傅上来,见有客人在又往后退。

    “库房装不下了是吗?”苏绾放下茶杯,抱歉的看着赵珩,“我去忙,你先回去吧。”

    城里关于他俩的流言基本平息,不能再被人看到了。

    刚才车队入城不少百姓围观,万一有哪个大臣恰好陪夫人上街看到他,白费她那么多心思。

    “等你一起吃饭。”赵珩坐着没动,“我有准备。”

    苏绾摇摇头,随他去。

    他是皇帝,自己又不能把他轰出去。

    下楼回后院看过库房,苏绾让师傅把其中一间,没有放多少香料的厢房腾出来,用来装棉花。

    等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北梁的棉花产量会提高很快,她得提前想好东蜀消耗不了那么多后,剩下的棉花该怎么处理。

    北梁普通百姓穿的衣服,大多是麻质的,稍微有点的家底的穿棉布和丝绸。

    多余的棉花可以织布,可以做别的东西继续卖,光是北梁也能消化一半的产量。

    她一开始以为北梁最多一个省那么大,这次去北境才知道,这个世界就三个国家,各自的版图还挺大。

    除了第一天走了一百公里左右,剩下的五天每天都要换马,半夜上路,前后走了差不多一千公里才到边境。

    并且这个世界跟现世的历史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南诏两面靠海,北梁和东蜀都在内陆。

    北梁和东蜀交界以外的地方,全是草原和荒漠,不清楚有没有人居住。

    苏绾等着师傅腾空了厢房,掉头去整理刚搬出来的香料。

    “东家,有个事我得告诉你。”负责进香料的师傅跟进来,嗓音压得很低,“前几日,给我们送沉香的吴东家说,日后不能给我们沉香了。”

    “出了什么事?”苏绾偏头看他,“无缘无故取消合作,没个说法吗?”

    几天前忽然变卦?就算她不在,兰馨坊也在正常开门做生意,她进城后也没听到关于兰馨坊要关门的传言。

    “吴东家说,姑娘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师傅压低嗓音,“这几日还时不时有人来捣乱,都是些乞丐。”

    “知道了。”苏绾抿了下唇角,想到一人——纪元朗。

    除了他,自己没得罪过谁。

    馥香坊往宫里送香料的生意被自己抢了后,一点动静都没有。他们真要打击报复自己,趁着自己不在汴京时,最好下手,没必要等到她快回来才有动作。

    纪元朗的可能性最大。

    她收完棉花去找吕岳州时,听他说纪元朗似乎被打伤了,还伤得不轻的样子。

    “你到底是个姑娘家,兰馨坊虽有皇帝御赐的牌匾,还是要小心些。”师傅叹气。

    她走了快一个月都好好的,偏偏人都在路上了,却有人来店里闹事。

    每回不给银子打发就不走,搞得都没人敢上店里来。如今连原料都买不到,日后更加艰难。

    “放心吧,我能处理得来。”苏绾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又说,“你这几天去南诏进货时,顺便帮打听当地有什么作物耐旱,顺路买个几百斤的种子回来。”

    去北境之前她没想到情况会那么糟糕,早知道就跟穆瑶打听了。

    “行,我到了地方就去打听。”师傅见她一点都不担心,也放松下来。

    苏绾笑了笑,收拾好香料退出去,交代卸货的师傅一番扭头回店里。

    这会快傍晚了,出来做买卖的百姓陆续收摊回家,风也吹得更狠了些。

    苏绾去柜台拿销售记录,语气随意的跟小二打听,店里最近都来了什么人。

    “昨日来了个公子哥,看着像是家境不错的模样,可惜喝了我两壶茶都没买香料。”小二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要不是姑娘说不准跟客人生气,真想把他赶出去。”

    苏绾嗯了声,随手翻开记录。

    秋霜气得直磨牙,心想明日那些乞丐再来,非得狠揍他们一顿不可。

    在安宣府被欺负就算了,回到汴京,这些不开眼的还敢上门欺负。一路累得半死回来,好消息没有,坏消息倒是一堆。

    “还有乞丐,他们可难缠了,身上又臭烘烘的,赶也赶不走。”小二越说越来气,“姑娘走之前交代我们不能乱来,不然非把他们给揍一顿不可。”

    “下回不用上茶,让他干坐着,也别请他上楼。乞丐再来,我来处理就好。”苏绾扬了扬眉,合上销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