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005年。

    秋。

    时间回到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到226个亿人民币的这一年。

    近几年来,威州市房地产业风生水起,从涓涓细流蓦然间变得波澜壮阔。开发商老板的腰包迅即膨胀起来。说是国家增收了土地税,市内土地真的变得寸土寸金,而且,每一块土地的卖出都经过招标,但房地产商们似乎饥肠辘辘,仍旧张开了血盆大口,无所顾忌地吞噬下一块块土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威州老百姓一片惊呼:"开发商老板赚钱赚疯了!还让不让老百姓活呀?即使是市中心,也卖不到两万、三万一平米呀!那不就是一堆水泥、砖头吗?"

    那蓝田副市长主管威州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他比较注意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何况他家里也有平头百姓的家属,就对房地产业的开发和经营状况持有几分异议。怎奈这股风潮是全国性的,威州不过是搭车而已。上海把房子卖到五万、十万一平米司空见惯,杭州西湖旁边的房子卖二十万一平米也有人买!只是威州没有那么多大款,一味抬价就影响到老百姓生活,结果就是大家都怨声载道,接下来就是酿成威州的不稳定因素。那是那蓝田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责成柳大羊召开一次研讨会,请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出席,同时也请几个房地产界老板出席,加上建委系统的有关人员,让大家敞开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论怎样才能扭转当前房价暴涨的局面。他呢,也尽可能抽时间来听听。

    那天柳大羊把座谈会设在建委小会议室里,约莫来了三十来人。这些人在不同场合柳大羊都见过,只有一个陌生人是建委副主任黎大本介绍来的,听黎大本说,是他以前的大学同学,家在香港,想来威州投资发展房地产业。柳大羊想,没错了,威州房地产业还真是块肥肉,是餐美食,都想来威州分一杯羹,否则不会往这儿来。

    会议开始了,人们静了下来。主持人的开场白进行过后,大家开始发言。一个房地产商首先发言,说:"现在方方面面都骂地产商,真是六月天下大雪,比窦娥还冤!"结果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大家七嘴八舌就议论开了。刚才发言的人顷刻间变成众矢之的,便一屁股坐下,他干脆不说了。柳大羊便喊了一声:"请大家继续哦!"不知道是请大家继续按次序发言还是请大家继续议论,总之大家是越吵声音越大了。

    这时,一个教授站起来,拍拍手说话了。

    "我先说两句,就教于各位啦!"一口威州味的普通话。柳大羊紧盯着教授。只听教授说:"由于威州的房价节节攀升,老百姓已经开始骂娘。我说句敞亮话,现在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已不是建筑材料、人工等基本费用,而主要是地价、人气、概念等情绪化、人为化的非理性因素了。"

    有人想插话,刚说了一句"对!"却被柳大羊摆摆手压下了。教授继续说:"我做了调查,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的房屋价格,大致包括了四方面因素:一、建筑成本;二、地价;三、房地产税费及管理成本;四、利润。单从建筑成本来衡量,撇除地价、房地产税费及管理成本等主要因素,前两年全国的房屋营造价格平均水平大致如下:标准多层(七层以下)住宅楼:砖混结构每平米约550元,框架结构每平米约650元;高层建筑(十层以上、有电梯),每平米约1200元,它随着钢筋配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高低而升降,这一价格,是建筑市场上施工单位可以接受并有相当利润的市场价格。"

    此时有个开发商小声嘟囔:"这是什么年头的皇历,说这些有什么用?"教授却不予理睬。

    "其他费用是什么情况呢?就威州的中心城区而言,如果是每亩30万元的标准多层住宅用地,考虑其容积率、小区配套设施、规划概要等,建筑面积分摊的地价因素大约是每平米4000元,房地产税费及管理成本再高也不会超过每平米150元,如果利润保持在国家鼓励的、合理的8%,那么面对顾客的终端销售价约为每平米7000到8000元左右,但现在此类地域的城市房地产价格却在每平米15000元左右,一平米就赚七八千元,这当然是暴利,所以说,别怪威州的老百姓骂娘!"

    教授话音未落,果然有人说:"嗨,教授,你这数字是老皇历了,你知道现如今多少钱一平米了吗?"

    这时坐在角落的陌生人倏然间咳嗽一声,轻轻举下手,说:"我来说两句!"他是一口南方腔的普通话,听起来南腔北调。人们都不认识他,便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他。他说:"教授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是有案可稽的。一个城市在把房产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xdx潮的时候,无疑是在加快其扰乱经济的步伐。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所有的资本都将争先恐后地出逃,这对当地经济形成怎样的打击,可想而知。看看曾经广西的北海、海南的海口,就明白什么叫元气大伤了!大家应该记忆犹新,想当年全国有多少热钱在那里搏杀,而现在怎么样了呢?任何一个想平平稳稳搞实业赚钱的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个念头是扭头就走。没错,谁违背了城市的自然发展规律,谁就要吞下漫长的苦果。大家都知道很典型的例子——香港回归前夕,港英政府突击花掉历年积攒下来的钱,用来修地铁、建大桥、建机场,经济十分火热。此时香港房价自然达到一个离谱的高度。高到什么程度?高到民众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买房还是搞投资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每隔十几天房子就实实在在地涨价,敢情炒楼花、卖楼号就能赚大钱!利之所驱,几乎每一个港人家庭都加入按揭购房的队伍,并对后市充满信心。可最后,击鼓传花把接力棒送到倒霉的那位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亚洲金融风暴不期而至。这时再没有人来接棒了,不得已,宣告破产,把不动产交银行拍卖,银行只要能把贷款本金收回来就会毫不犹豫地成交。在这一轮经济衰退中,损失最重的是香港的工薪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产阶层。房价已从每平米15万~20万跌到每平米3万~4万港币,但当地人认为还没有跌到位。在远郊,类似于乡村别墅的新建村屋价格已跌破万元大关。可以想见,普通老百姓损失有多么惨重!我为什么在这个场合说这个?因为,只有前事不忘,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且我说的这些话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对别人观点的转述。"

    这时,谁都没有发现,角落里多了一个人,那蓝田来了,他已经静静地听了一会儿。不时地咂咂嘴表示赞同。

    陌生人继续说:"反观国内一些城市的领导者,在面对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极不相称、严重超高的房价时,他们表现出来的不是对泡沫一旦破灭的忧虑,而是对热钱、投机资本的极度羡慕和渴望,有人甚至公开宣称当地高不可攀的房价还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说小点他是在误导群众,说大些他这简直是在祸害城市,根本不是站在一个领导者应该持有的立场上讲话。连香港那样的软、硬环境如此优越的城市,在面对房市比人均年收入水平高出正常标准很多时,都上了经济虚火,逃避不了不动产崩溃的命运。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证明,威州不会发生这一幕呢?而且,我也忍不住要问,这样的领导心里装着老百姓了吗?"

    那蓝田不知这个发言者是谁,他悄悄站立起来,走出会场。他感觉这个发言者语言固然尖刻,却说得不错。看他对香港情况门儿清,又是一口南方普通话,没准真是港人。那蓝田蓦然想笑,柳大羊怎么找了这么个口无遮拦的人来这里放大炮?而此时,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听出来了,陌生人必是港人无疑。只听陌生人继续说:"国外有把房地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情况,我不反对中国也这么做。但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那就是,我们的政府时时刻刻要想着-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离开这句话,我们的政府就失去了工作目标和方向。房地产业是可以做经济支柱,但不能单纯地用来圈钱,城市的房产首先是用来为这个城市里不断创造财富的老百姓提供居所的,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各个城市都必须尽快在市场经济中找到相应的特色产业和发展路径,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依靠房地产业一浪高过一浪的上涨,变相搜刮当地老百姓的血汗钱,让年轻人都变成-房奴。否则,从长远来说,对当地经济的打击必然是沉重的、久远的,对民心民意的影响也是十分消极的!"

    柳大羊一边听着陌生人发言,一边观察到那蓝田来了又走了。他不便送客,没有沟通,不知道那副市长对发言者是不是赞赏。于是他又多心,可能是自己没有把住关,让一个放大炮的来到会场,惹那副市长反感了。暗想,回去自己再编个理由过这一关吧!

    而走在楼道里的那蓝田,其实没有半点不快。他在想他的问题。自己有过不想"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吗?他想不出来。自己天天干的一桩桩一件件,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吗?就算工资高点,那也是在为人民工作,而不是为自己工作。而且,就他的视力范围而言,他知道市里有的领导一直在与一些所谓的既得利益小团体、小兄弟过从甚密,但都做得很巧妙,没有因为哪些地方不得体而授人以柄。相反,自己既没有小团体又没有小兄弟,应该说,是干净的!当然了,结果没别的,少得一些实惠而已!以他的学识和智慧,只要想开了,便会在眼下威州这锅粥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清白那两个字又是多么相形见绌、苍白无力!但眼下,他还没有这个念想。

    那蓝田戴上墨镜,慢悠悠走向相隔不远的商业街,信步徜徉。他爱走这条街,因为是他最早提出把商业街改为步行街的。他主管威州市的规划建设,兼管市容,当初看到这里因为路窄,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喇叭声声,尾气呛人,自行车和汽车抢道,看上去那么乱糟糟的。于是他力主将商业街改为步行街。市政府决定一出,他立即收到一大沓告状信,听到很多骂声。因为修商业街要求家家门脸都装修,店家要出一半钱,而不景气的店家就不想出。那蓝田提出,谁不出装修钱,对不起,请你放弃在商业街的门脸。于是有人写信说,你们当领导的就知道搞形象工程,根本不问老百姓是怎么想的。那蓝田便在报纸上公开作答:"咱威州市没有园林、没有古迹,大家想休闲找不着地儿,修一个步行的商业街至少给大家一个去处,还可以促进商业,拉动威州gdp不是?"

    眼下老百姓已经认可了步行商业街,节假日总是熙熙攘攘的,即使是工作日,也照样人头攒动。那蓝田走在街上,有认出他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不怕人看,他是威州老百姓的父母官,他怕什么呢?他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想不让人认出来都难。但刚才那个发言者的话言犹在耳,使他蓦然间感到了领导和老百姓的距离。他可以理解老百姓,只怕老百姓不会理解他。老百姓只要操持一家一户的吃喝拉撒睡就足矣,他却要想着几百万人的休养生息。而现在有多少人因为房价可能正在骂他这个主管领导。这难道公平吗?只为了这个理由,他想赶紧躲进一家什么店才好。他不想亲耳听到骂声。他不由自主地信步来到古玩市场,一步跨进了文渊阁。

    啊,古色古香,琳琅满目,所有贴墙站立的架眼上都摆满了坛坛罐罐和成堆的字画卷轴,逼仄的墙根屋角则蹲着大坛大缸。连空气都透着一股暖暖的书香。那蓝田刚才那脱缰野马般的思绪蓦然间安稳下来。此时,从柜台后面悄无声息地转出一个正在打手机的美女。他看着面熟,好像在什么会上见过。他见过的熟脸女人太多了,不可能都记住。但这个美女的气质与众不同,温婉中透着冷艳,娇贵中透着清纯,最让他动心的是美女那含嗔含怨的眼神,正是他这个年龄的男人最喜欢的那种。他的眼睛几乎离不开美女了。然而美女没有对他的光顾受宠若惊,只是端过椅子,放在他跟前,说:"大领导,请坐。"然后就继续拿着手机说话。

    "你认识我?"

    美女捂住手机说:"现在的市领导是当之无愧的电视明星,谁不认识呢?"

    "厉害!"那蓝田说。不知是说美女厉害,还是说自己厉害。他不客气地坐下了。他看着屋角一个大青花缸,说:"这个大家伙是不是元青花?"

    美女关闭手机咯咯咯笑了起来。那笑声真是银铃般悦耳。哪个男人若不喜欢女人的这种声音,定是心理变态。

    "大领导想点石成金吗,这种青花瓷缸怎么会是金枝玉叶的元青花呢?"

    "即使不是元青花,我看也不像赝品,不是明的就是清的,对不对?"

    "大领导好眼力,这是明代民窑画缸。"

    "哦?明代?多少钱?"

    "两万。"

    "都说你们古玩行够黑,果然如此。"

    "这是古玩行的行情,您不能因为是大领导就擅加评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不是说,-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吗?"

    "嘿,小丫头片子,嘴这么厉害!"

    "谁是小丫头片子?大领导不尊重女人!&am...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