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木匠使心骗幼童
群英放坏气木匠
梁伯堂是老公爷的亲弟弟,他的为人处事没法给老公爷比。老公爷大度,仗义,豁达,人缘极好。不论是穷人或是富人都很尊重他。而他的弟弟梁伯堂就相差得多了,他小气,嫉妒,心胸狭窄,讨厌比他家境好的人家。重男轻女,喜欢儿子,嫌弃闺女。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是一个七口之家,今年有两样事要急着办。一时给儿子办婚事,而是打发闺女出阁。梁伯堂要趁着过年剩下的白面膜,蔬菜,猪的头蹄下水什么的招待木匠师傅,这也是小户人家图个节省吧!。
正月里正是农活闲的时候,木匠师傅一请就到。儿子要结婚,必得盖新房。门窗,过木,梁,廪,椽子,床都要做的。闺女要出嫁,嫁妆是免不了的事,自然也要做。他看好开工的日子,就把木匠请到家中做木匠活。
在没有开工的时候就想到,给闺女做的嫁妆,要随着闺女的出嫁带到她的婆家去,永远也不会回到我们梁家来了。我永远也没有使用的份,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我没有多大的干系。给儿子做的家具永远都在老梁家,谁也带不走,搬不跑,它永远姓梁。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有我的儿孙们使用。梁伯堂想到这里,就背着人嘱咐木匠师傅,把上等的木料,也就是一棵的根部材料,用来做门窗、过目、床上。把下等木料,也就是一棵树的稍部材料,用来做椅子,桌子,柜子之类的家具。反正给闺女做嫁妆,木质差一点无所谓。
同时一棵树,下部的材料要比上部的材料硬棒磁石,做出来的家具自然是坚固耐用,使用的年限也会长一些。而稍部的木料自然是疏松不结实,做成的家具也不耐久,很容易折断损坏。这位木匠师傅听完梁伯堂的话后,不怀好意的一笑。心里想,我就让你们父女两个斗斗,让我开开心。您这个木匠师傅,是主家把你请来的,你给主家干多少活,主家给你多少钱,主家吩咐你咋gan你就咋干,主家又不少给你钱,你不该让他们父女两个大吵大闹起来。
木匠师傅在做木器活时,用锯锯下来不少的树木枝杈,以及用斧头劈下来很多的下脚料。梁伯堂的闺女在厨房内烧火做饭,常常提着篮子到木匠做活的地方,收拾下脚料烧火用。每当她去拾下脚料时候,木匠师傅便使出坏来,故作惊讶地地说道:嗨!我真不明白这老头儿啥意思?安排用好木料做大床和门窗以及过木这些东西。把劣质的木料做桌、椅、柜等。木匠师傅第一回讲,那梁伯堂的闺女也没有留心,更没有细想木匠师傅的话是啥意思。一连几会去拾下脚料,木匠师傅都是这么讲,这闺女可就留了意。心里想到,不用说,这是明摆着的事,这些桌、椅、柜是给我做的嫁妆。要同我一起送到婆家去,他以后是不能使用的。用得不到三年五载损坏了对他也无关。床,门窗,过木都是给哥哥用的,谁也带不走,定会留在他的身边。不由自主地想到,闺女没有儿子主贵。你这做爹的也太偏心了,于是去找爹爹。
梁伯堂的闺女见到爹爹张口就去问:你为啥安排木匠师傅用劣质木料做桌、椅、柜,用上好的木料做门、窗、床。梁伯堂听到闺女突然问及此事,觉得怎样回答都不相宜。当初给木匠师傅讲这事时,只是要木匠师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那会想到闺女留意这些事了。如今闺女已经知道了这事,突然问起来,梁伯堂还真的一时回答不上来。嘴里咕噜了半天,也没有讲出一个相宜的理由。他的闺女可是真的急了,梁伯堂想了半天才给自己辩解道:你别听那木匠师傅瞎胡扯,我根本就没有那样说过。闺女依然不依不饶地道:你没有给木匠师傅讲过,我可是看过了。桌、椅、柜可全是树梢料做的,门、窗、床可全是树的根节料做的。说着说着这闺女就大哭着给爹爹闹起来了
梁伯堂的婆娘看到闺女哭得伤心,也来给梁伯堂闹,高声骂梁伯堂道:你这老不死的糟老头子,那些上等的好木料和下等的劣木料,在做桌椅柜和门窗床时掺和着使用有多好。你这死不着的老头子,偏心眼也不是这样偏的。闺女一听娘说爹偏心眼,哭得更伤心了。闺女是娘的连心肉,闺女哭得伤心,做娘的心里就更不好受了,就连忙劝闺女道:你别哭,你只要相不中这些家具,为娘当这个家,再给你置办一套好的。你爹那混账的老头子不痛爱你,为娘痛爱你。就这样母女两个人拧成一股绳的给老头子闹。把个梁伯堂气得直跺脚,心里不住地骂木匠师傅。梁伯堂被逼无奈,只好答应给闺女再添置一些嫁妆,母女二人才算罢休。
说起来梁伯堂这个人自己偏心眼,嫌弃闺女,最后被闺女抓住了小辫子,从情理上讲是讲不过去的,不得不给闺女又增添了几样嫁妆。可是你梁伯堂虽然给闺女多添了几样嫁妆,那可是你的亲闺女,这嫁妆又没又扔给外人,更没有被木匠师傅带走一样,凭啥忌恨人家木匠师傅。总想着找人家的茬。
木匠师傅挑起闺女给他爹斗架,他在一边偷着乐,心里高兴的相吃了甜果子一样美滋滋的。他木匠师傅刚看过梁伯堂父女的哈哈笑后,自己却弄出一个倒霉的事来。
木匠师傅的徒弟叫胡旺希,是个百事不成的家伙。干什么事都不长远。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心血来潮干一段日子,干过这一段后,兴趣已尽,就再也不想干了。在他没有跟这位木匠师傅做徒弟之前,曾经学过打铁,学过阉猪、阉羊,学过唱戏,学过剃头,还干过泥瓦匠活。甭看他年岁不大,学的花样可不少。那一样手艺学的都不到半年,就再也不想学了。这一回跟木匠师傅学手艺也不到半年,又想到以前所学的唱戏哪一行不错,又想返回去唱戏。
木匠师傅是个惧内的人,经常受婆娘的气,有时甚至挨浑家的骂或者打。他常常为了给开心,养成了一种对啥事都不在乎脾性。他认真地问徒弟道:你掏心窝子地讲,是唱戏这个职业好,还是干咱这一行好。徒弟胡旺希回答道:木匠活也不坏,干完一天的活,每天主人家又是酒又是菜的招待,可就是每天有点累。唱戏这一行更不坏,只凭着一张嘴,又不劳累,唱到热闹处,人们正听得入神。突然停下来收钱。听众们猴急猴急地想听后头的究竟,急忙把钱扔过来,还要你紧接着往下唱,说起来那个钱也很好挣。木匠师傅点了点头,然后问徒弟道:你觉得在你所学的戏文中那一段最热闹,给师傅讲一段,让师傅听一听可好?徒弟高兴地道:这有何难。师傅也高兴地说,既然不难,那就给师傅来一段,让我开开心。两人讲完话,师傅猛的一跳,跳到拉大锯的架子上。师徒二人开始拉大锯解木板,徒弟一边拉大锯一边讲起了戏文。
一棵大树要解成木板,事先要用墨斗放上线,大锯就是沿着事先放的墨线往下拉大锯的。也不知到这师傅徒弟二人是怎么搞的,也许是他们解的板子薄了,也许是木匠师傅听戏文心切。也许是徒弟心里专想着戏文里的人物。师徒二人在开始放大锯的时候搁错了线,一人提前了一线,一人错后了一线,中间正好错拉了一锯。
师傅催着徒弟讲戏文,要徒弟选最热闹的戏文讲,徒弟被师傅催昏了头,结果两个人硬是错着拉起了大锯。徒弟给师傅讲《三国演义》里孙刘两家联兵破曹操,火烧赤壁一段。这一段确实够热闹的,徒弟一字一句认真地讲着:曹操带着八十万大军要攻打东吴的孙权和兵败江夏的刘备。曹操把他的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只因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只会在陆地上打仗,不谙在水上作战。曹兵一跳到船上头就头晕,呕吐,曹操为了此事很发愁。这时徒弟看到自己所放锯的地方于师傅所放的锯地方正好错放了一锯。便停住讲戏文,向师傅说道:师傅错一锯。师傅已经被戏文里的人物故事迷住,连忙道:错一句不碍事,继续朝下讲。徒弟听师傅说错一句不碍事,便接着上文继续往下讲:曹操坐在军帐中愁着自己的兵一上船就发晕,不能跟东吴的兵打仗。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很快蒋干领回来一个人来见曹操。这个人是三国里了不起的人物,人称凤雏,他的名字叫庞统。这庞统见到曹操,先恭维曹操一通,说曹操是盖世英雄,治军有方,不愧为政治家,军事家等,把曹操夸的有些飘飘然。然后献计道:你把每条小船都用铁锁链起来,再把链在一起的小船上铺上木板,这样小船就成了大船。兵卒们就能在大船上自由自在地走动,也不至于再晕船了。曹操听了庞统的计谋,心中十分高兴。就按照庞统授意的法儿去做,果然如此。这时的曹操得意洋洋,踌躇满志,心里想到我的兵卒只要能在船上走动,就能跟东吴兵开兵见仗。眼下我有何忧,还有何愁!
徒弟胡旺希跟师傅拉着锯,讲着《火烧赤壁》,总觉的拉错一锯不是事。又向师傅讲道:师傅错一锯。师傅是认为徒弟讲戏文讲错了一句,师傅又道:错一句不要紧,没事的,还接着往下讲。徒弟又接着往下讲道:曹操把小船连接在一起后,兵卒们在船上操练。站在长江南岸山头上的周瑜看得十分清楚,心里想到用火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可是若没有东风,要火烧曹营是办不到的。周瑜亲眼目睹着曹操的兵卒站在用铁锁链起来的船上练拼杀,恨不得立刻亲自驾船北岸,一把火把曹操的那些战船水寨连同他的把十万大军烧的一干二净。周瑜真是心急如焚,看着看着竟然口吐鲜血,身体瘫软,被随身的将佐扶住了,才没有倒在地上。徒弟讲到此时,又看到错锯的地方道:师傅错一锯,师傅仍然还是那一句老话错一句不碍事,还接着往下讲。这胡旺希真是糊涂透顶,说话嘴里半截,肚里半截,,也不给师傅讲明错的是那一锯。就又接着往下讲道:侍卫们把周瑜抬到中军大帐之中,诸葛孔明前来探望。诸葛孔明用话挑逗周瑜道:这天不遂人愿,人焉有不病之理。诸葛孔明的一句话点中了周瑜的心病,周瑜突然从卧榻上坐起来,诸葛孔明示意周瑜不要起来,并且又说道:都督之病我可以开一个药方,保准都督见方病愈,不知都督可愿一试?周瑜用狐疑的眼神望着诸葛孔明道:那就烦劳先生给本都督疗疾。诸葛孔明提笔在手,望大帐里环视了一下。周瑜忙令大帐里的人都退出去。这时诸葛孔明才挥笔写到:“欲破曹营,易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四句话写完,诸葛孔明交到周瑜手中。周瑜接到手中一看,才知道自己心中的千沟万壑都被这诸葛孔明窥视的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